感到痛苦,必读加缪的这3段话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1-21 08:11:09    


加缪

因此如果感到痛苦或者是无助的时候,阅读加缪的语句可以从他所书写的句子中看到自己经历的痛苦的具体表现。

为此加缪还会留下启发性的,充满智慧的语句给读者来理解、感受并缓解自己的痛苦。

以下为《加缪手记》中的3段话,每段都可以引起思考。


良心不安,就必须告白。作品是一种告白,我需要做出见证。我只想好好地叙述、探讨一件事。亦即在那贫困的岁月里,在那些或卑微或虚荣的人们当中,我曾经最真切地触及我所认为的生命真谛。这个光靠艺术创作是不够的。艺术对我而言不是全部。但至少是个手段。

从这段话可以看出加缪把艺术当作一种缓解不安的手段。

因为当进行艺术创作或者是欣赏艺术的时候可以暂时丢弃现实的苦难,专心地讨论某个主题。

这样沉浸地进行思考可以让不安的良心得到慰藉。

与此同时,加缪还说他在艺术之外,在卑微的,虚荣的人群里也发现了生命的真谛,艺术是一种缓解痛苦的手段而现实中也有生命的真谛。


“经验”是个虚荣的字眼。经验不能实验。经验不是被激发出来的,我们只能去忍受它。与其说是经验,还不如称之为韧性;与其说我们能忍,还不说我们在受罪。

然而很好用:一旦有了经验,虽然并非学者,但也算是个专家了。问题是什么是专家?

痛苦的来源是现实与我们已有的经验产生了冲突,或者是我们根本就没有相关的经验。

加缪所说的“经验不是激发出来的,我们只能去忍受它。”也就是并非我们一直在积累经验,而是在经历一件件事的时候忍受它们与我们经验的矛盾。

这样就可以知道,经验带来的矛盾会产生痛苦,所以认清自我的无知可以缓解自身经验缺失带来的烦恼。

最后还说了经验丰富的人我们认为他是某个领域的专家,最后留下“什么是专家的疑问”值得我们思考。


人对他人的要求,总是多于对方所能给予的。假装自己一无所求是一种虚荣。但这是多么大的错误和绝望。而我自己可能也是这样。

痛苦可能来自于自视清高。

自认为无所求,但是实际上希望别人给予自己更多的东西。这种贪婪与好面子的冲突就会产生痛苦。

即处在一个不上不下的境地是痛苦的。

要消除这样的不安,要么对别人更多的宽容,减少对他人的期望,更多地想内寻找自我。

要么让贪婪装满内心,变成一个彻底的俗人从世俗中找到满足心中欲望的外物。

两种选择不能说哪一个一定是适合每个人的,我们只知道加缪最后也说了“而我自己可能也是这样”。也就是说他是在思考自身与外界的关系的。